蔡氏宗祠和那里的人们(一)

2009-09-18 14:34 阅读(?)评论(0)


     前几次在去小花园村扫村时,在宁横路上几次路过潘火桥村,路边一大座黑色古建筑——蔡氏宗祠上挂着“爱我文物,修我古迹”的横幅,觉得很有份量,出于对横幅的好奇决定某日去探究一下。

    八月的某天,走进了潘火桥村:由于潘火桥村早几年已列入拆迁范围,进入村内早已是一幅拆迁后的情景,但还没有开发成商品房格局。象老年活动室还保留着,住进旁边新村的潘火桥老年村民还会来老年活动室聚聚。当我进入老年活动室,向老人们问起不远处的蔡家祠堂,老人们话匣打开了……几个热心的老伯带我去蔡家祠堂现场看并介绍详情。

    先来说说:祠堂建筑的物质文化与《宗谱》传承的非物质文化存在,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当二者结合在一起时,就为后人们提供了寻根之地。寻根现象是世界性的。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一个民族需要寻根,一个宗族也需要寻根,从某种意义上说,宗族的寻根是民族寻根的基础和具体化。祠堂的存在是寻根的坐标,是寻根的纽带。“蔡氏宗祠”已成为蔡姓人氏为主体的纽带和凝聚的象征。

    蔡氏族从始祖宋千八一公(豹扁公)落户鄞东,算起已有900多年历史。

    蔡氏宗祠自明朝万历年间建造始,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在清乾隆年间,祠堂占地面积达35亩。目前总体保存还比较完善,部份石雕、石刻与木雕仍有不可复制性,具有相当高的文物价值。

    民国时期“蔡氏旅沪同乡会”发起并捐资对蔡氏宗祠再次进行修理工缮保护,所以至今仍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格局。

    当时除了祠堂,蔡氏还有着近3000亩土地的义庄(所有有困难的蔡氏人,都可以在这里免费吃住。那时的慈善事业做得相当到位!)。

    目前蔡家祠堂占地尚有十多亩,主体建筑一千三百多平方米(够大的)。

    蔡氏宗祠最大特点是:在男祠南边同时建有女祠(清同治年间造,距今150多年,),男女祠堂并立打破了历代女人不能进祠堂的观念,男女平等观念是蔡家祠堂的历史价值所在! 

    在文 · 革期间蔡家祠堂有幸被用作粮库才没被毁。 

    但2003年旧村改造时蔡家祠堂已被卖给开发商。

    眼看着蔡氏宗祠要被拆除,村民蔡如良、董祥福、蔡林成、蔡吉利、蔡根才、项翠珠、蔡仁英、王玲娣、吴锡宝、蔡瑞君(多数是老人了)……等坐不住了,他们只有一个想法:这么好的宗家祠堂拆了太可惜,不能拆!他们首先向有关部申请将“蔡氏宗祠”作为文化遗产予以保护。2007年3月15日他们自发(村民中自愿出钱出力)动工修建部分即将倒塌的蔡家祠堂;3月23日有关部分一纸“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下来,他们只得停工。于是求助于区文保部门谢姓领导,谢领导说你们大胆去修,如果不让修,我宁愿不当领导(表扬一下该领导)。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蔡体良,蔡先生就是潘火桥村蔡家人,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他写信给市委巴音领导和区委寿领导,要求保存蔡氏宗祠。领导批复保存蔡氏宗祠(权力用在正当的地方,拥护),简直是虎口拔牙。(顺便提一下不远处比较小的钟家祠堂由于无人保,拆迁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它铲平了。)用村民自发捐赠的十多万元钱修了部分即将倒塌的墙面和道场等地面,钱用完了,又得停工……后来他们在一块地基上建了八间房子出租(合法),收了不多的租金来修祠堂,如此坚持着良性循环,虽然慢。他们都是草根农民,现在土地全被征用,有限的劳保,及打些零工。(想提醒各位看官,如果您周围有钱用不完,时不时往庵堂寺院捐款的主儿,劝他往蔡氏宗祠来捐些,求寺院里菩萨的人太多,他们保佑来不及,蔡氏宗祠里的祖宗可会很记得哦。纯属本人观点。)

    2008年宁波市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评选投票活动,蔡家老人不会用电脑,他们就用简朴的联名签字方式,签了五、六千个名(发动了在外地的蔡氏后代,甚至租住在他们出租房的打工者),最后蔡氏宗祠荣获宁波市“十大新发现”文化遗产。村民心定了下来,更有信心和热心修复他们的宗祠。

    2009年省文保单位人来看后说,蔡氏宗祠可申报省级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中…… 

1、 潘火桥村拆迁景象。

2、 少年。

3、就是这两句话,让人想一探究竟。

4、 老年活动室内,老伯们向我介绍蔡氏宗祠的来历。

5、 带我来到蔡氏宗祠,这里也常常坐着聊天的老人。此地宽敞凉快,木头上涂的是石灰,做粮库时防虫防蛀的,可清除,不防碍显示原木本色。

 6、石柱下精美的雕刻很多(这四面龙头形状各有区别的)。

 7、一块据说用来跪拜的石板。

 8、民国时期修建时画的历史题材壁画(狸猫换太子),洗掉石灰色彩依然鲜艳。

9、 据说上面是放大型石雕的,已被偶应用至公益广告(9月16日宁波新闻周刊报眼)。

10、祠堂内部,被用作粮库时,石板是没的,要修建石板要重新铺。柱子很粗,都是实木的,据说这木料采自福建。 

11、 龙舌禁碑复印件:在蔡氏宗祠南边的中塘河上建有龙舌(古时用于兜风水的水利设施,形似龙的舌头),上面栽有大树,禁止无知见利之人砍伐。

12、 龙舌古迹还在,中塘河中央建有房子的便是。

13、 修建蔡氏宗祠财务公开(在这里很简单明了的一件事,但让有关部分公开却难上加难)。

14、 捐款人名单,已经不全是姓蔡人的后代捐了。

15、 被评上宁波市十大新发现文化遗迹后,用鲜红的横幅挂出来。

16、 当时造宗祠时,由于一幢房子太大,交与两个包公头承包,当时的包公头干活比工艺、比质量,因此一幢房子两边柱子雕刻不一样了。

17、刻着:本祠周围毋许掏掘堆叠搭盖的石块嵌在墙上,作为一种永不退色的告诫。

18、 同时收集了一些老家具。

19、一次路过蔡氏宗祠,见几位老伯正在抬石板,他们说从对面老花园村买来的,十五块钱一块,他们是做义务劳动。

20、

 21、

22、某天我再次来到蔡氏宗祠,详细了解宗祠的来历,他们叫来了本村业余文保员董祥福师傅(左,他们觉得董师傅有文化)给我讲蔡氏宗祠的故事。

23、蔡如良(右)和蔡林成(左),保护蔡氏宗祠的主要发起人。

24、 蔡氏宗祠就立在繁华的宁横路边上。

 

         记一次义务劳动

    跟蔡林成师傅说好,哪天义务劳动了(没有一分报酬,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叫义工,但我没见过如此强力劳动的义工,除了去年地震时),通知我一声,我想记录一下。 9月19日,周六,他们约二十来个人,从马路对面小花村把买来的石板抬到祠堂来。至所以要记录,因为我觉得蔡氏宗祠有幸能保存下来,是因为有这些热心又纯朴的潘火桥村民(已不仅仅是蔡氏后代们了),他们才是主角!

 25、

26、合作翘板。

27、这些石板是从小花园自然村的老房子里买来的,这些老石板也算是有了一个安身之地。

28、石板质量蛮好,厚实。

29、蔡福良的脚被石板压着了,中间三个脚趾指甲压坏了。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连86岁的蔡吉利老人也来参加义务劳动,他找石板,有时也翘石板,结棍极了,我说给他照张相,他乐呵呵地同意了。

38、装了满满一车,102块石板,汽车门合力推一把才关住。

39、运到祠堂,卸下石板。也留下我的“工作”影子。

 40、

41、别人称他(搬石板者)李海芳为大力士。 

 42、滑下。

43、在木滑梯上浇点水,增加润滑度。

44、这些都是他们一次次象蚂蚁搬家一样搬来的。

45、连这次,他们共收集了900多块石板,铺男祠堂足足有余,下次再买些,连女祠堂的地都可以铺满了。

46、董祥福(66岁)、陈金根(72岁)、蔡嘉根(75岁)他们在老花园自然村找石板。

47、一部分石板用铲车运来的。

48、这边祠堂里后勤义务工在准备午饭。

49、菜烧好了,好好犒劳他们。好客的人们邀我一起吃饭,他们不停给我夹菜,好象在某个亲戚家里吃饭一样。

50、蔡如良,63岁,是他首先提出要保护蔡氏宗祠,一直来是主要号召人。他们说,如良哥叫一声,我们会来,别人叫,不一定会来,因为他没私心。

51、这一次义务劳动合影(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没有一个党员)

后 第三排左起:蔡建国(52岁)、蔡静龙(60岁)、李海芳(55岁)、蔡云龙(53岁)、蔡如良(63岁)、蔡和良(45岁)。

中 第二排左起:蔡和林(48岁)、蔡子民(紫衣者60岁)、钟明芳(55岁)、蔡嘉根(75岁)、董祥福(66岁)、蔡阿品(64岁)、蔡志龙(66岁)。

前 第一排左起:蔡林成(51岁)、蔡瑞君(59岁)、钟小秋(57岁)、钟惠英(62岁)、王惠娣(66岁)、蔡裕民(66岁)、蔡永康(52岁)。

另外陈金根(72岁)、蔡吉利(86岁)、蔡福良(脚趾压痛者)没在这次合影里。

52、地图中红块标示位置便是蔡氏宗祠,在宁横路上,中塘河旁。

53、暂时以这个公益广告作结尾,继续关注蔡氏宗祠的修复状况(各位看客别忘了周围有无钱多人善没地儿花的主……)。
  最后修改于 2011-01-12 16:52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